欢迎来到九州·(中国区)体育官方网站,JZ SPORTS
九州·(中国区)体育官方网站,JZ SPORTS
招生热线 15324712108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 职教动态

职教动态

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发布时间:2024-04-30    来源: 职业院校招生网    微信分享

产教融合作为有效衔接院校与行业之间鸿沟的桥梁,能够帮助实现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的高度契合。2023年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更紧密的一年,尤其在学校数量、招生规模等方面较上年均有所增长。2024年,职业教育应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由点及面带动产教深度融合。

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职教战略

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新兴产业,这些产业通常与科技创新、数字化、绿色环保等领域密切相关,如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智能制造与工业4.0以及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这些新兴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等手段,提高了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不仅带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促进了产业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产业转型升级虽然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动力,但也可能会导致一些传统产业岗位的减少甚至消失,而新兴产业的需求可能不足以完全吸纳失业人口,从而带来较大的就业压力。此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定技术技能水平的人才储备,但人才供给不足、技术壁垒较高可能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瓶颈,加之各省份可能存在的技术差距与市场不确定性也会加剧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各省份需要通过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引进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等,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为积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会与压力,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了多条应对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八部门在2023年6月8日联合发布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五方面19条政策措施,打出“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政策组合拳,并启动了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遴选工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再一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通过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以适应较大的高技能人才缺口,共同应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潜在挑战。在职业教育领域,各地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促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些政策涵盖与一线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以及为职校学生建设实训基地、开放需求资源和搭建产教对接平台等措施,积极培养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是我国各省份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之一。我国各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方面的实践以提高人才的卓越创新技术技能为核心,以推动产教融合水平为宗旨。

“粤鲁苏浙”四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方式较为多元,主要包括高职与企业吸引本科院校加入产教融合共同体、对接“十强”优势产业集群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立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数字赋能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等,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广东省搭建主体多元、规模庞大的产教融合共同体。联手应用型大学与广东省高职院校建立研究型合作伙伴联盟是广东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一种创新实践方式,该方式更为偏向科学研究方面的产教协同。近年来,由于持续的互联与互通,广东省高职院校不断与全国本科院校和知名企业达成友好合作关系,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医科大学,以及相关企业,分别成立了全国公共卫生、智慧社区居家康复、南粤家政三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推进公共卫生、智慧康复及家政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仅以由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发起的“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出行”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例,就有来自新疆、河南、山东、海南、湖北等多地的123个单位加盟。共同体往往包含来自全国各地的九州·(中国区)体育官方网站,JZ SPORTS、职业院校、生态企业、行业协会及科研单位等,实现了跨领域、跨区域,成员单位数量均超过了100个。这些主体多元、规模庞大的共同体不仅有利于深化广东省产教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也能够持续培养市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从而吸引更多的顶尖企业及高水平本科院校加入。

类似于“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出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九州·(中国区)体育官方网站,JZ SPORTS的合作能够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借鉴成熟的教学模式,并能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合作企业可以通过与院校合作,获得来自院校的新技术、新思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而本科院校可以获得更多研究合作机会,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研实力的提升。

山东省对接“十强”优势产业集群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作为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先行省份,在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接“十强”优势产业集群成立了1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作为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由于国家部署和自身发展需要,近年来迫切需要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推进了多项产教融合项目进程,为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与人才支撑。例如,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与山东大学、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牵头建设山东省新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该共同体旨在面向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功能陶瓷、稀土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致力于打造支撑新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职业院校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合作能够直接借助产业集群的实践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机会,且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需求量较大,对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多样化,通过与优势产业集群对接,职业院校可以更好地把握就业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江苏省建立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立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旨在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构建多维度、跨领域的合作平台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2023年7月25日,江苏省常州市举办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成立了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覆盖22个省份,包括9所普通高校、34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49家所属制造类子公司,5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持单位参与。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标志。共同体的运作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技术研发、科研创新、实习实训、企业培训、联合培养等。其作用一方面体现为落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教协同创新打造新路径、新平台、新体系,教育的多样性使得不同教育形态间能够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促进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接,着眼于校、企间的多维人才培养需求,聚力共破产教深度融合中存在的合而不深、资源壁垒、机制障碍、动力失衡等问题。此外,共同体强化多方主体协作紧密度,如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大国工匠参与课程和教学,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环节等互馈活动,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合作办学探索贯通培养试点工作等。建立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打通产教深度融合堵点、阻点的新经验探索,是国家级重大产业产教融合的先行经验。

浙江省数字赋能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赋能成为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引擎,致力于促进共同体内多元主体间的深度协作,探索平台载体的运行机制,以实现数字素养的成果转化。浙江省走在数字赋能产教融合的前端。

浙江省在2023年11月成立了全国数字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该共同体由盘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师范大学及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200余家行业、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共同体的成立旨在开拓“三教三融”新路径,重点关注培养师生数字素养、变革教学范式、构建数字教育生态和数字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聚焦数字教育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进而产出高质量数字教育成果。浙江省通过构建以“专业+平台+人才+项目”为核心的教育服务体系,强调数字技术与产教融合载体的战略性应用。通过地方政府的主导,实现校地共建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平台,同时在地方层面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研究院),指导建立了产业学院等多元化教育与研究机构,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浙江省数字赋能产教融合的显著成效说明,产教融合共同体紧跟产业、行业需求,为科研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加快形成产教融合的内生力、聚合力、创新力等新质生产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为数字赋能教育改革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设立只是第一步,要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成员单位产生发展内驱力,探索可持续路径,真正结合为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在市场中达成合作关系。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市场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院校需要与市场建立长久且稳定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市场实际的项目需求,及时调整实习实训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项目实践机会,提高其实战能力。此外,可以通过举办校企对接会、行业研讨会等活动,为企业和院校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双方合作项目的对接和落地。市场中的企业通常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先进的技术和资源,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吸引企业投资产教融合项目,实现经济共赢,提高产教融合的经济可持续性。

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与资源透明化。想要探索三大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院校需要与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让企业和院校都能够了解并共享培养新型人才所需要的课程和资源。一方面,定期开展对企业需求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将调研结果反馈给院校,指导课程设置和调整,企业与院校共同参与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确保培养的人才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院校与企业共建高水平实践基地,供学生进行实习和实践,并共同开展技能培训、专业进修等项目,实现学校教学资源与企业实践资源共享。

成立专门评估机构。由政府、院校、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等建立一个独立的评估机构或委员会,制定清晰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涵盖共同体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项目实施情况、成效评估等方面,进行每年至少一次的评估和监督。对收集的相关数据与信息,包括共同体成员的参与情况、项目执行情况、成效评估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及时向共同体成员反馈评估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另外,要求机构在后续的评估工作中,不断优化评估机制与方法,以确保评估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拓展国际合作。产教融合共同体拓展国际化合作旨在通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院校与企业在技术研发或人才培养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以创建一个跨国知识分享与合作的国际网络。需寻找国际优质院校、知名企业等作为合作伙伴,建立国际合作平台,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明确各方的合作内容、目标、责任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基于此开展学生交换、教师访学、双学位认证、产业展览、国际会议等合作项目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实现国内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吸引更多国际资源和合作伙伴,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和学生参与教育培训项目,促进人才交流和国际化人才培养。

相关新闻